近来几天忙得很,原本是想先写1122还有关于去旅行的短文的
结果朋友寄了你的新短片地址给我看,忍不住停下工作的双手,先写了这篇。
在看了之后忽然觉得你有点陌生了。
对于你这次的作品
在第一和第二集
我看不出你说你想表达的马来西亚学生小、中、大学的学习经历之间的断联
我也看不出,你想说的教学制度问题
更看不出你说你想诠释的独中生因为教育语言媒介而造成英文差这个现象
在第三集
我只看到一个愤怒的乐队
在嘲笑自己没把英语学好。
其实我很明白你想表达的含义
但是你似乎没有办法用你的作品让别人也懂得一样的东西
独中生在语文学习这个课题上,永远是褒贬不一的
但是有多少人看到隐藏在背后的症结?
其实
问题不在教育制度
而是在学生、老师、家长对于教育这件事的想法偏差
在我眼里老师永远都是圣洁的
即使有时他们偏心某些学生什么的
但是他们有尽教职
你会想起金福老师很生气的叫同学上英文课时安静
你会想起静心老师的温文尔雅,循循善诱
你会想起小魔女,美菊老师的偏激高昂,即使其中会因为心软而不小心泄题
你会想到符老师在大家快睡着时不小心爆出来的冷笑话
但是你没有想到不尽职学生。
有多少学生是认真听课的?
有多少学生在看漫画、在玩耍、在游神?
大部分家长把学生就丢给老师,你认为这样没有跟进子女教育的态度,
能提升多少的学习意愿,能够造就多少的英才?
很多学生,上课时在做什么你也是很清楚的,我不多说。
当然的
筛选式教育制度在这里占了一定的问题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这会使到吸收方法各异的学生产生成绩偏差,
而让到小众的学生对学习产生自卑,进而大幅降低学习意愿,而产生今天的局面。
也许应该在激励学习上下点功夫
当然,如果你是在自娱,我觉得大家可以接受。
如果说,英文很差的中国人,可以靠背字典,听卡带广播,
来到马来西亚念英语系的学院都挺得住,那我对你这次的作品哑然,也对马来西亚华人感到羞耻。
在语言学习频繁跳换的情况下,虽然吸收得辛苦,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似乎也是赢在起跑点的契机,您说是呗。至少我们学习的机会不比人少。
跟你分享一句我很喜欢的话:如果你有很强的意愿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来帮你完成。
语言的代沟并不会是完成一件事情的死巷口;如果,你愿意去努力。
还有,麻坡中化中学是私人地段,要拍短片请先向校方提出申请。
我一直都很欣赏你的创作
但是这次
感觉
不对了。